综合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AI赋能课堂革命:第二批AI+“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工作坊圆满落幕
来源: 时间:2025-10-28 分享到:

为深入推进OBE理念落地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核心课程质量,10月18日-22日,我校在致远楼701教室举办第二批AI+“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工作坊。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潘宇带队,携四名指导专家组成讲师团莅临授课。

“四真三化(FT)”课程开发工作坊由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研发,以“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为核心导向,秉持“工作任务课程化、教学任务工作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方法,聚焦数字技术赋能课程改革的实践路径。工作坊坚守成果导向、学员中心、持续改进原则,搭建任务驱动型沉浸式学习场景,突出互动交流与实操训练,着力保障成果输出实效。通过本次培训,学员系统掌握了“四真三化”课程开发模式及“课程通”平台应用方法,深度体验了工作坊创新教学模式的优势。

培训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起点,借助三级“矩阵法”重构课程体系与单门课程项目,将传统“模块化”教学细化为“课点”的数量管控、质量标准与序化安排。依托齐齐哈尔工程学院自主研发的“课程通”软件,学员高效推进课程开发进程,顺利完成“开课说明”编制。

10月19日,工作坊举办阶段性总结分享会。五位教师代表依次登台,分享阶段性学习成果与实践感悟,获专家精准点评与针对性建议。最终,5名教师凭借突出表现获评“好学奖”,4名教师荣获“好学奖(团队)”,全体学员均顺利结业并获颁证书。

本次工作坊采用“小步伐推进、高频率互动、快节奏反馈”的培训模式,有效破解了专任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实操难题。同时,帮助教师理清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目标、单门课程、项目、课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深刻领会“课点重组、项目重塑、体系重建”的课程改革核心思路。

此次培训的圆满收官,为我校应用型课程建设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提升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与综合教学能力,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夯实基础。未来,学校将持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AI技术赋能课堂革新,用“四真三化”理念打造优质金课,让每一门课程都成为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加速器”。

开班仪式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李琪主持。我校27个本科专业的36名专业核心课主讲教师参加培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