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建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城建要闻 > 正文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举行“乘风破浪,壹馆前行”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周年活动
来源: 时间:2025-09-24 分享到:

回顾发展历程,共绘未来蓝图。9月23日,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在学校自主兴建的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以“乘风破浪・壹馆前行:一载传奇 筑梦同行”为主题举办周年活动,并发布微缩实景模型“一河两岸十八桥”,完成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的“周岁升级”。

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王爱玲、博物馆处处长张世达,中国现代建筑学家、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名誉馆长陈伯超,辽宁省土木建筑学会党支部书记顾南宁、秘书长助理兼部长于志国,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党委书记张晓雁,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李海燕出席活动。

王爱玲代表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致辞。她指出,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广大市民、游客特别是青少年学生了解城市、感悟历史、传承文化的生动课堂和重要窗口,在传承城市记忆、推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沈阳市文旅局将持续关注并支持展示馆发展,希望展示馆能围绕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等主线,深化运营建设,用好数字技术,打造云上展厅,提升服务能力,更好地融入沈阳文旅发展大局。她表示,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必将为提升沈阳文化软实力,增强市民文化自信自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李海燕代表学校对莅临现场的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回顾了建馆一年的工作成果。她表示,未来展示馆将全力推进博物馆备案工作,深化“教学科研实践基地”功能,持续创新“大思政课”实践模式,积极构建多元志愿者体系,充分动员校内师生与社会力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陈伯超对展示馆下一阶段发展定位给予了指导。他指出,过去一年,展示馆充分发挥城市建设、文旅和教育三大功能,未来要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打造更具专业性、大众性、独特性、科教性的文化品牌,继续担当起高校展馆的责任。

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参观了展示馆,纵览沈阳2300年城市建设历程,并为“一河两岸十八桥”微缩实景模型启动亮灯。

参观过程中,张晓雁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展示馆的建设思路和建设历程。她表示,作为学校自主兴建的综合性文化平台,展示馆自建成以来始终致力于城市建设文化的传承与传播。此次一周年活动成功举办,未来,展示馆将在传承城市记忆、传递城建精神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更会为推动沈阳城市文化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据悉,本次发布的微缩实景模型“一河两岸十八桥”是展示馆的三大镇馆之宝之一,首次以立体形式复刻了沈阳母亲河浑河上十八座跨河公路桥的壮阔图景,精准还原了沈阳历史风貌,不仅展现了桥梁建设的技术演变,更串联起沈阳城市发展的历史脉络与城市记忆,成为体现城市规划建设智慧的重要载体。

活动过程中,沈阳城市建设展示馆副馆长罗健详细介绍了既有工作成果,并分享了未来展示馆的发展愿景;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于明鑫介绍了“一河两岸十八桥”微缩实景模型的设计细节与文化内涵。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党委委员、党委宣传部部长邓晶晶主持活动,师生代表共同见证。(撰稿:李想;摄影:李想、钟西贝;通讯员:金丹;审核:邓晶晶)